句抄派

导航栏 ×
你的位置: 作文网 > 名言警句摘抄 > 导航

曾国藩名人名言说说

发表时间:2024-03-25

相关推荐

曾国藩名人名言说说70条。

“第二篇:修炼身心之诀【裕、静、淡、暇、松】。”名言警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,名人格言能够带给我们力量和信心迎接各种挑战。栏目小编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整理了曾国藩名人名言说说的相关内容,非常感激您浏览我们的产品或服务!

曾国藩名人名言说说(篇1)

1、退一步,进两步。功成名就之机,急流勇退,可以避祸保身。处理人际矛盾,保持谦退,避让三舍,可以化解危机,打造良好的社会关系。办事之时,有进有退,不拘一格,则可时时掌握主动。曾国藩不轻退却善退。退得不着痕迹,才是最妙境界。

2、他在给几个弟弟的家书中说,如果弟弟们不能看透这层道理,即便在科举考试中高中了,仕宦显赫,最后也不能算是祖父的贤肖子孙,也不能算是曾家的有功之人。若能看透这层道理,不觉得自己在朝中将来做大官就了不得,那才是他这个兄长佩服的地方。

3、识,即是学识,万不可以为进入社会工作,就可以不用学习了,恰恰相反,学的反而会更多,只有不断充实自己,不断注入新知识,人才能不在社会上掉队。

4、(3)危急时刻要挺得住

5、勤以养生,勤以致富——“人败,离不得个‘逸’字。”“天下百病,生于懒也。”“人不勤则万事俱废。”“千古之圣贤豪杰,即奸雄欲有立于世者,不外一个勤字。”——曾国藩经典名言

6、⾷能⽌饥,饮能⽌渴,畏能⽌祸,⾜能⽌贪。

7、简单的八个字如今几人能做到啊!

8、稳当从容,可当大事。“端庄厚重是贵相”,这句话,绝非看相算命者的欺人之言,而是曾国藩从识人用人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。他说,“君子不重则不威”,“仪表绝人,全在‘重’字”。“重”则稳当从容,方可担当大事,临危不乱。一个人的容止是他性格、才智的体现,曾国藩察言观色,最喜厚重之人,而最厌轻薄之辈。识人之法,以“重”字为第一。

9、曾国藩一生戎马生涯,行军能不扰民,值得肯定。行军本是为民,若是扰民作乱,那本末倒置,忘记根本了。一支作风不良的队伍,失去了民心,也就得不到老百姓的拥戴,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。就是这个道理。投身戎马,应当谨记,维护了百姓的长治久安,才能深得民心民意。

10、论治世乱世,凡一家之中。能勤能敬未有不兴,

11、七、斗斜满则人概之,人满则天概之。

12、被称为“千古第一完人”曾国藩的16字座右铭:“物来顺应,未来不迎,当时不杂,既过不恋”

13、有德而多财,必损其意志;愚人的收获就是愚人的收获。

14、(2)治家贵严:严父常多孝子

15、(3)严绳人才:不经磨炼不成材

16、眼越明,心越亮。李瀚章称曾国藩深识远略,无人能及;左宗棠说:知人之明,谋国之忠,自愧不如。无论远见、知人、自知,都离不开一“明”字。曾国藩说:“担当大事,全在‘明’‘强’二字。”“明”字为应事之方,最不易得,同时也是最不可少的成功素质。

17、(3)祸从口出,立言宜慎

18、他是晚清重臣,湘军的创建者和统帅,一代封疆大吏;他也是洋务运动的倡导者,与李鸿章等人一起开启了中国近代化。这样一位对中国历史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人物,史学界和公众对他的评价是多样化的,有关他的争议从未停止过,但他治家与教子的理念却一直被大家所赞赏和学习。

曾国藩名人名言说说(篇2)

19、曾国藩的经典处事名言有哪些?曾国藩是“晚清中兴四大名臣”之一,湘军创立者和统帅,官至两江总督等职,为清末汉人封侯第一人。他的经典处事名言有很多,如:

20、(3)理财妙法:来得松,销得旺

21、要有大的格局,看问题从长远发展去思考,或许眼前的损失是为了以后的大成就而铺路的,敢于取舍。

22、(3)用人当用朴实可靠之人

23、多想坏人,不如多想好人。曾国藩认为,“恕”是立德的根基,既是临时应事之道,也是平日涵养之法。以爱己之心爱人,在人际交往中,求同存异,则到什么地方都能打成一片,收众人之力以成大事。有了“恕”字,就有了强大的人格凝聚力,像雪球一般,越滚越大。

24、《挺经》讲的是如何做事,做人,不像现在的那些励志书籍讲的明明白白,书中给的故事和道理都需要自己的思考,自己领悟。

25、第四篇:为官不败之诀【廉、勤、慎、忠、仁】

26、君子大过人处,只在虚心而已。《周易》中说:天道亏盈而益谦,人道恶盈而好谦,满则招损,谦则受益。谦虚不仅是做人的美德,还是人际交往的处世准则。“谦”字的实质是卑己高人,以足为不足,永远不自足,始终给自己留下追求的空间,不断进取。曾国藩说,人若保持一段谦光,自可进境无穷。

27、翻译:知道容易丢,记得随手捡起,知道容易忘,记得随手记下。

28、担任官职最重要的是能够修养心性,能够耐得住烦扰,带兵打仗也是这个道理。

29、第二篇:修炼身心之诀【裕、静、淡、暇、松】

30、(2)事业文章,皆从“倔强”二字做出

31、书,苟不能发奋自立,则家塾不宜读书,即清净

32、(1)居官四耐:耐冷、耐苦、耐劳、耐闲,缺一不可

33、“家俭则兴,人勤则健,能勤能俭,永不贫贱”,这句话为晚清一代名臣曾国藩的十六字家训。

34、小处着手,则是指解决问题时做好细节,以严肃、认真、一丝不苟的态度来面对问题,精益求精。

35、(2)居家之道,惟崇俭可以长久

36、第五篇:打造人际之诀【诚、敬、恕、和、谦】

曾国藩名人名言说说(篇3)

37、(5)被人参劾者,每在于用人不慎

38、曾国藩这16字座右铭中,包含了4点智慧,这是克服性格犹豫的秘诀,想要在人生中摆脱犹豫,杀伐果断,当谨记这4点。

39、(3)和光同尘:团结一切可用的力量

40、一、总要养得胸次博大活泼,此后当更有长进也。

41、第一个自我认识,任怨和忍辱。

42、一个家要想兴旺要想发达,就必须牢记曾国藩的这三条家训。

43、曾国藩4句经典名言,看完让人奋进!

44、《曾文正公嘉言钞》[清]曾国藩著,梁启超 辑

45、尊孔读经尽赤诚,忠君未必不英雄。妖言蛊惑诸王殁,祖训传承众姓生。土著哲思存朴厚,洋来教义也虚空。润之中正心头圣,遗作犹存警世钟。

46、曾国藩点翰林后载誉归乡,曾国藩祖父教诲子孙:吾家以农为业,虽富贵,勿失其旧。彼为翰林,事业方长,吾家中食用无使关问,以累其心。严厉子孙不能因为家中出能人而忘记安身立命之本,更不能因为家中琐事给在外为官的人增添麻烦。

47、五、功名之际,须看得淡,庶几胸怀日阔。

48、众人所趋,势之所归,虽有大力,莫之敢逆。

49、第二,扫。要干净,要整洁。其实扫地也是一门学问,不是那么简单的。一个人能够把地扫得干干净净,就说明他做事比较细心。古人说: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。

50、(1)专权:事权专一,乃能成功

51、坚持定能胜利。洪应明在《菜根谭》中说:一“耐”字极有意味,如倾险之人情,坎坷之世道,若不得一“耐”字撑持过去,几何不堕入榛莽坑堑哉!曾国藩初出茅庐时,屡遇挫折,最后从中悟出了官场生存之道,那就是“耐”字,并且总结了耐冷、耐苦、耐劳、耐闲“四耐”要诀。有雄心的人大多急于求成,如果不用“耐”字救治,定然百无一成。

52、“读书不是为了拿到文凭,而是为了拥有无数的人生选择。”——奥斯卡·王尔德

53、从前的往事再多,到今天为止就全部无关了。以后的事情,不管发生什么,从今天开始就当重头来过。

54、曾国藩,曾子的七十代孙子,中国近代的政治家、文学家,湘军的创始人。曾国藩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都做到了极致,他严于律己,做官不自傲,以文官入士,却获封了武官的最高荣誉——一等毅勇侯。

曾国藩名人名言说说(篇4)

55、《曾国藩家书》曾国藩著

56、(5)人为财死,少贪少祸

57、“读书有疑处,莫把疑处藏;读书须用意,一字值千金。”——清·李渔

58、(3)事有定成,彻始彻终

59、传统文化里,事亲以孝,是做人的根本。但是孝顺不是对双亲照顾赡养就够了,主要是真切的顾念关心,让双亲身心愉悦。曾国藩认为,孝更应该从心理上给予抚慰。

60、(2)局量太小,不足任天下之大事

61、曾国藩(公元1811-1872年),初名子城,字伯涵,号涤生,孔子亲传弟子宗圣曾子的七十世孙,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。与李鸿章、左宗棠、张之洞并称“晚清四大名臣”。官至两江总督、直隶总督、武英殿大学士,封一等毅勇侯,谥曰文正,被后世看作“圣人”、“千古第一完人”,理由是,他立德、立功、立言;为师、为将、为相;却得以全身而退。

62、6、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。

63、(2)大事必争,小事不妨放松

64、翻译:凡是办大事,首先需要有深厚的阅历和识见,并以才能作为辅助;凡是要成就大事的,一半在于人的谋划,另一半就要看天意了,看时机会不会来到。

65、(3)傲为凶德,以“谦”字概之

66、间,数十寒署,仅须臾耳;大地数万里无有纪

67、第三句:“当以早起为第一先务。”

68、(3)明哲保身,处事以“明”字为第一要义

69、"读书以明德,写书以宣德。"——林则徐

70、能忍人方能胜人。“忍”字第一义,要求具有超强的自制力,此为“修身忍”;“忍”字第二义,要求有容人之量,与人为恕,与己为忍,此为“处世忍”;“忍”字第三义,要求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之毅力,为达目的不惜牺牲一切之勇气,此为“战术忍”;“忍”字第四义,当断则断,不留后患,此为“断事忍”。成大事者,四者缺一不可。